美国非营利宣传团队忧思科学家联盟(UCS)自2000年以来将本田排名在整体汽车环保性能的首位。
而从现实情况看,并网难既有技术以及市场消纳方面的原因,也有部门利益的原因。这样的超低价格,此后得以延续。
对于电网这种以赚取上网电价与销售电价二者差价的企业而言,如果上网电价能够降低,其所得收益自然会随之升高,这是否会引发道德风险值得关注。往事资料显示,在我国最初通过特许招标来发展光伏电站的早期,确实出现过最终的中标价格脱离行业实际以及恶性竞争情况发生。当然,在一些资源环境较好、并网配套等措施比较完善的地区,不能排除局部出现抢项目的情况。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如果上网电价的招标中出现超低价中标情况,将对整体光伏电站的建设、并网以及行业发展秩序都会产生不利影响,甚至有可能使得光伏终端也会重蹈如今行业中上游的覆辙。而这又将对整体光伏电站的建设、并网产生哪些影响,是否会扰乱行业发展秩序,都还是未知数。
根据当时媒体的报道来看,在国投电力与英利控股联合报出0.69元/度的超低竞标价后,企业、学会等业内各界都曾以各种方式表达了对这次招标的不满。在发布光伏上网电价的同时,发改委此次还再次提高了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中国逆变器巨头阳光电源9月16日晚间公告,15日公司和振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签订了逆变器设备供货合同6份,合同金额共计1.56亿元,其中3份合同金额合计6428.6万元为新增签订的合同,另外3份为并更合同。
100MW光伏电站项目一期选址在朝阳镇京渠村,建设30MW光伏电站项目及其配套设施这种效应在产业链上传导下来的结果就是,导致生产光伏组件的企业也面临资金难题。市场纷纷认为,此次补贴力度高于业界预期,将大大刺激内需市场,国内光伏企业即将度过寒冬。能否真正激发光伏产业的内需市场消化过剩产能,实现光伏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还要看产能与需求是否匹配,以及相关配套能否及时跟进,比如电价补贴能否及时到位等。
目前,中国光伏业并没有企业退出的有效机制,恐怕产能过剩的局面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众所周知,中国光伏产业的产能过剩是个难题。
近日,国家发改委频出利好光伏产业的新政,明确新的地面电站将分区给予最低0.9元/度的标杆电价,分布式光伏电站给予0.42元的度电补贴,可再生能源附加也从此前8厘涨到1分5厘。另外,光伏上网电价补贴相关政策已经出台,但这些补贴如果不能及时抵达企业手中,对于企业的资金链始终是一个潜在的威胁。尽管政府希望通过政策引导过剩产能有序退出,但中国的光伏企业以民间资本居多。而且,随着市场回暖,光伏产品价格的重新走高,原本萎缩的企业很有可能重新回到市场中参与竞争,产能过剩的问题依旧存在,不可小觑。
以光伏电站为例,投资高达几千万元的光伏电站需要企业自筹部分资金来建设和运营,而电网公司发放给企业的上网电费需要经过发改委和财政等相关部门的严格审核,通常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才发到企业手中,这对企业的运营造成不小的影响。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光伏产业有4000万千瓦的产能;今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也提出了全年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达1000万千瓦的目标,而即使这个目标全部实现,在海外市场大幅萎缩的背景下,也有不小的产能需要自谋出路。近两年来,美国、欧盟针对我国光伏产业的双反政策相继落地,迫使出口市场结构发生巨大调整,海外市场大幅萎缩。笔者认为,国家出台的分类区域标杆电价、分布式光伏电价、可再生能源附加上调等一系列政策,都是相辅相成的。
然而,笔者认为,产能过剩现状是否能真正消化,复苏中国光伏内需市场,还需要多方面配套的及时跟进。负责产能过剩的工信部希望通过减少行政审批、提高准入门槛等手段来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然而这些办法只能抑制未来的产能过快增长,却无法消化目前的过剩产能
负责产能过剩的工信部希望通过减少行政审批、提高准入门槛等手段来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然而这些办法只能抑制未来的产能过快增长,却无法消化目前的过剩产能。笔者认为,国家出台的分类区域标杆电价、分布式光伏电价、可再生能源附加上调等一系列政策,都是相辅相成的。
尽管政府希望通过政策引导过剩产能有序退出,但中国的光伏企业以民间资本居多。能否真正激发光伏产业的内需市场消化过剩产能,实现光伏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还要看产能与需求是否匹配,以及相关配套能否及时跟进,比如电价补贴能否及时到位等。另外,光伏上网电价补贴相关政策已经出台,但这些补贴如果不能及时抵达企业手中,对于企业的资金链始终是一个潜在的威胁。这种效应在产业链上传导下来的结果就是,导致生产光伏组件的企业也面临资金难题。然而,笔者认为,产能过剩现状是否能真正消化,复苏中国光伏内需市场,还需要多方面配套的及时跟进。近日,国家发改委频出利好光伏产业的新政,明确新的地面电站将分区给予最低0.9元/度的标杆电价,分布式光伏电站给予0.42元的度电补贴,可再生能源附加也从此前8厘涨到1分5厘。
以光伏电站为例,投资高达几千万元的光伏电站需要企业自筹部分资金来建设和运营,而电网公司发放给企业的上网电费需要经过发改委和财政等相关部门的严格审核,通常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才发到企业手中,这对企业的运营造成不小的影响。近两年来,美国、欧盟针对我国光伏产业的双反政策相继落地,迫使出口市场结构发生巨大调整,海外市场大幅萎缩。
众所周知,中国光伏产业的产能过剩是个难题。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光伏产业有4000万千瓦的产能;今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也提出了全年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达1000万千瓦的目标,而即使这个目标全部实现,在海外市场大幅萎缩的背景下,也有不小的产能需要自谋出路。
目前,中国光伏业并没有企业退出的有效机制,恐怕产能过剩的局面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市场纷纷认为,此次补贴力度高于业界预期,将大大刺激内需市场,国内光伏企业即将度过寒冬。
而且,随着市场回暖,光伏产品价格的重新走高,原本萎缩的企业很有可能重新回到市场中参与竞争,产能过剩的问题依旧存在,不可小觑在7月份设定了高额反倾销税后,现在中国政府已经宣布打算对美国多晶硅征收反补贴税。其只在声明中表示美国方面存在补贴多晶硅行业行为,中国多晶硅产业遭受了重大损害。如果事实确实如报道的样子,挪威多晶硅制造商REC公司对华出口多晶硅避开了反补贴关税,这将成为让那些成员国出了一口气,他们一直在努力说服利益相关方将集体利润丰厚的下游业务和重回多晶硅制造根本区别对待。
中国商务部今天宣布,在其网站上的简短声明,宣布对进口美国制造的多晶硅征收反补贴税。最重要的是,将会征收多少反补贴关税。
路透社的报道指出,新的补贴关税将被设定在相对较低的6.5%水平。商务部的声明中提到:只有美国企业将受到影响,但并没有指定哪些公司将面临关税。
报道称:REC未被征关税路透社报道的声明,将只会对HemlockSemiconductorCorp和AEPolysiliconCorp征收双反关税,因为REC太阳能级多晶硅所生产的原材料并没有得到美国政府的补贴,或已在一定程度上补贴水平太低,不需惩罚太低。根据彭博社的报道:REC发言人今天下午的MikkelToerud反复声称他的公司将不会受到新关税的影响。
日前,宣布从周五起对美国进口多晶硅征收临时双反关税。彭博社在报道中指出:当人们误解了中国商务部的网站声明后,REC公司股价出现了显着的涨幅,他们认为新关税将取代伤害REC公司产品在中国销售原来征收的关税。路透社报道:只有两家公司将受到影响,关税的税率将被设置为6.5%,这个数字并不高。中国政府征在今年七月宣布对美国和韩国进口多晶硅征收反倾销税高达57%
天威保变投资管理部部长张宏利周二表示,当前公司多晶硅业务已经全面停产,短期内难以复工;风电业务并网发电难,已经限产。2013年上半年,国内光伏组件、多晶硅价格依然低迷,风电产业受并网难因素影响,市场持续低迷,天威保变新能源业务实现营业收入约7474万元,净利亏损约136万元。
张宏利表示,光伏电站建设资金占用较大,并存在较大的盈利风险,而公司目前债务压力较大,资金紧张,当前主要任务是尽量减少新能源业务亏损,等待时机改善业绩。公司新能源业务潜在风险仍较大,将继续亏损。
张宏利对大智慧通讯社称,公司光伏业务主要集中在产业链的上、中游,旗下参股、控股的多晶硅年产能力可达7200吨,公司目前无意向发展光伏电站。solarzoom称,批量出料预计还需一段时间,市场上供应量并不会有明显的增加。